安规网 -> 安规百家讲坛 -> 论坛推荐第三波--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   1   2   3   4   5  >>  Pages: ( 7 total )

fasten 2008-06-30 12:55

最佳讨论将获取五个安规威望, 所有技术讨论(包括提问)者将获取一个安规威望, 水贴删除!
讨论结束後才会一次性补给所有参与者威望!
最佳讨论将送给参与较多, 讨论积极, 讨论深刻的会员! 有异议者, 可以提出另奖五个威望, 但最多再送出两个!


话题:
CREEPAGE DISTANCES AND CLEARANCES(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

讨论时间:
2008.07-2008-09

背景:
爬电距离不够或电气间隙过小,均直接影响产品的安全与否,能否通过测试.同时,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的测试也是安规测试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但往往在设计中被忽视掉.

参考标准:
IEC60335-1 CL29
IEC60598-1 CL11
IEC600065 CL11
IEC60950-1 CL2.10
......

中心议题:
1. 定义理解
2. 测量难点
3. 距离不够以验对策
4. 污染等级确定
5. 标准间的差异
6. 测量方法与技巧
7. 功能绝缘
8. 限值确定
9. 个人疑问
10.常见问题
11.实例讲解

请不要把标准贴上来, 或者翻译了贴上来,希望你能积极参与进来讨论,相信这对每个人都是一种进步和学习!

多多学习 2008-06-30 14:12

先讲点简单的,抛砖引玉。爬电距离欧标中称“Creepage distance",美标中称”Over surface";欧标中称电气间隙为“Clearance",美标中称"Through air".

ogzl 2008-06-30 14:19

这个议题好,爬电距离与电气间隙在我脑海中概念一直较模糊。借此机会好好了解一下。也顺便也问一下,在结构设计中,一般在什么地方(即那些电气结构),特别要注意到爬电距离及电气间隙,比如在灯具设计中.......................

zkx2007 2008-06-30 14:41

是啊 在安规上爬电距离和空间距离的测量和计算确实算上门学问了
跟一下 如果变压器次级是3层绝缘线 或者是铜线的话 区别有多大? [s:3]

muvo 2008-06-30 15:06

基本定义,爬电距离是指通过两个带电体之间或是带电体与可触及表面之间的沿绝缘表面的最短距离,电器间隙是指两个带电体之间或是带电体与可触及表面之间通过空气的最短距离。这两个距离都要有一端是带电体,所以在电器产品里面对于那些裸露的带电体部分与接地金属或表面才要求测量。具体到灯具里,要求测量的地方大致有,开关端子之间,接线端子与可触及金属或表面之间,灯头的带电体与可触及表面等。

scott_cheung 2008-06-30 15:35

Quote:
引用第3楼zkx2007于2008-06-30 14:41发表的  :
是啊 在安规上爬电距离和空间距离的测量和计算确实算上门学问了
跟一下 如果变压器次级是3层绝缘线 或者是铜线的话 区别有多大? [s:3]



3层绝缘线满足Reinforced insulation,测量时候从线的根部测量;铜线的话,工作绝缘,测量取最短的距离。

关于安规距离测量的方面有些疑问,IEC给出的图示也不完美,而且IEC60664-1中的,和IEC60950-1,60065中的也有些差别。应该像标准委员会提出异议

pd81829 2008-06-30 15:40

有些工程师,不想分析creepage distance / cleareance ,所以经常利用335的 13章打耐压的方法来验证是否符合要求! 这样做的话,我觉得是不可行的!

童言 2008-06-30 16:10

好主题!希望大家能积极讨论!
先提一个对空气间隙定义的疑问:GB8898中空气间隙的定义为: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在空气间的最短距离;而在GB4943中对导电零部件的解释为:——正常情况下不导电;和
                                        ——不连接到如下的任何电路上:危险电压电路;或ELV电路;或TNV电路;或SELV电路;或限流电路。这些导电零部件的示列如设备的机身,变压器的铁心以及这些情况下的变压器的电屏层。
如果综合理解的话空气间隙岂不是指的是机身与变压器铁心或变压器电屏层间的空间距离。 [s:79]

zkx2007 2008-06-30 16:22

Quote:
引用第6楼pd81829于2008-06-30 15:40发表的 :
有些工程师,不想分析creepage distance / cleareance ,所以经常利用335的 13章打耐压的方法来验证是否符合要求! 这样做的话,我觉得是不可行的!

如果是功能绝缘的话 可以用打耐压的来衡量吧 [s:3]

skyish_fly 2008-06-30 16:22

      爬电距离(漏电距离)是在两个导电体之间沿绝缘表面的最短距离要求,而电气间隙是不同带电体之间或带电体与机壳(大地)之间不会发生击穿的安全距离,这两个参数如考虑不周,将会引起电路击穿,绝缘失效。
  在确定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时,应考虑额定电压、污染状况、绝缘材料,表面形状、位置方向、承受电压时间长短等多种使用条件和环境因素。

附件有一之前找的资料,引用下别人的[s:5]

bear.xiong 2008-06-30 16:58

个人有几个问题:
1.什么是功能绝缘?
2.污染等级怎样划分?

bear.xiong 2008-06-30 17:00

补充:个人觉得对材料组和污染等级划分概念比较模糊

jiangping 2008-06-30 17:04

上传由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组织的2006年“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能力验证计划相关内容——

(上传内容在哪里??? ------caballo3157)


“对不起,本论坛只有特定用户可以上传附件,请返回”????????????——论坛是否能开放附件上传功能啊???

想在论坛下载点资料的限制倒还可以理解,但连上传资料都要这样歧视新会员,有必要吗!

[s:79][s:79][s:79]

sfw1984 2008-06-30 17:10

距离的测定,方法是比较简单的,只是要测的地方太多,显得有些难。
工作电压测完后,查标准相关表格,再通过计算,再实测就可以下结论了,
关于污染等级,是从产品使用的环境来划分,如果产品不要求做防尘,污染等级一般是二

jon100 2008-06-30 17:16

爬电距离与漏电距离是不是都不小于3mm呢?

wentao_1023 2008-06-30 17:24

Quote:
引用第4楼muvo于2008-06-30 15:06发表的  :
基本定义,爬电距离是指通过两个带电体之间或是带电体与可触及表面之间的沿绝缘表面的最短距离,电器间隙是指两个带电体之间或是带电体与可触及表面之间通过空气的最短距离。这两个距离都要有一端是带电体,所以在电器产品里面对于那些裸露的带电体部分与接地金属或表面才要求测量。具体到灯具里,要求测量的地方大致有,开关端子之间,接线端子与可触及金属或表面之间,灯头的带电体与可触及表面等。



最好有图片示例,标准中的图片看的云里雾里!

WJHJANG 2008-06-30 18:53

Quote:
引用第2楼ogzl于2008-06-30 14:19发表的  :
这个议题好,爬电距离与电气间隙在我脑海中概念一直较模糊。借此机会好好了解一下。也顺便也问一下,在结构设计中,一般在什么地方(即那些电气结构),特别要注意到爬电距离及电气间隙,比如在灯具设计中.......................


我们工厂有与到过G9灯头爬电距离过不了的情况,当时是用G9灯头带铁支架,测试机构说爬电距离过不了,自己仔细一量,确实如此,灯头支架与灯头出线口太近,只有4mm,后来改用G9灯头塑胶(电木)外壳就没问题了.建议大家以后有用G9,G5.3...等灯头时,注意支架与灯头线的最近距离,最好不用金属支架.在选用端子台或接线盒,开关的时候也要注意爬电距离,

qylucas 2008-06-30 21:47

很多元件内部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是比较难测量的,比如光耦,不能用通常的卡尺、塞尺。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都是导体间的距离,其主要区别正如楼上所说的,一个是“through air”,一个是“over surface”。相同平面,距离较近的导体,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比较好测。但通常情况都需要空间几何的知识,来算出折线距离,而且又要遵守标准图解中描述的一些规则,如槽和肋条的跨越等,需要不断实践和经验积累。

martinzhu 2008-06-30 23:16

我想问下谁了解太阳电池组件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要求的??

刘小晔 2008-07-01 08:57

有点问题请教各位:
通常:一次侧交流部分:保险丝前L―N≥2.5mm,L.N  PE(大地)≥2.5mm,保险丝 装置之后可不做要求,但尽可能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发生短路损坏电源。
一次侧交流对直流部分≥2.0mm
一次侧直流地对大地≥2.5mm  (一次侧浮接地对大地)
一次侧部分对二次侧部分≥4.0mm,跨接于一二次侧之间之元器件
二次侧部分之电隙间隙≥0.5mm即可
二次侧地对大地≥1.0mm即可
既然保险丝后未做要求为何还会有以上要求
[s:87]

zkx2007 2008-07-01 09:15

Quote:
引用第5楼scott_cheung于2008-06-30 15:35发表的 :



3层绝缘线满足Reinforced insulation,测量时候从线的根部测量;铜线的话,工作绝缘,测量取最短的距离。

.......


铜线的话,工作绝缘,[s:79] 是功能绝缘吗?

zkx2007 2008-07-01 09:19

Quote:
引用第19楼刘小晔于2008-07-01 08:57发表的 :
有点问题请教各位:
通常:一次侧交流部分:保险丝前L―N≥2.5mm,L.N  PE(大地)≥2.5mm,保险丝 装置之后可不做要求,但尽可能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发生短路损坏电源。
一次侧交流对直流部分≥2.0mm
一次侧直流地对大地≥2.5mm  (一次侧浮接地对大地)
一次侧部分对二次侧部分≥4.0mm,跨接于一二次侧之间之元器件
.......


不做要求的 只是说一次侧功能绝缘的部分

skyish_fly 2008-07-01 09:26

Quote:
引用第10楼bear.xiong于2008-06-30 16:58发表的  :
个人有几个问题:
1.什么是功能绝缘?
2.污染等级怎样划分?


功能绝缘
functional insulation
导体之间的绝缘,只提供产品功能性方面的绝缘,不提供防电击绝缘。
只要能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就可视作为功能绝缘:
1. 通过短路试验
2. 通过耐压试验
3. 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

huang865 2008-07-01 10:13

Quote:
引用第6楼pd81829于2008-06-30 15:40发表的  :
有些工程师,不想分析creepage distance / cleareance ,所以经常利用335的 13章打耐压的方法来验证是否符合要求! 这样做的话,我觉得是不可行的!


我们公司也有这种情况。有一次直接在电路板上泼水进行耐压,有于有防潮油的原因,耐压也通过。

我觉得PCB板上有些地方的爬电距离不好判定。
例如:板子强电和弱点部分好区分,但强电部分有些元件分压后的电压值和判定值难确定,一个板子上分压或降压的元件和电路多的话检查起来就很麻烦了。
请问各位高手有什么捷径?

wayh8n 2008-07-01 10:21

我有一个问题不太清楚:
在60598-1灯具标准中,只规定了交流正弦电压以及pulse voltage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要求,但是却没有直流电压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的要求,为什么?
其他标准中都有支流要求的。
恳请指点!

刘小晔 2008-07-01 11:47

引用第19楼刘小晔于2008-07-01 08:57发表的 :
有点问题请教各位:
通常:一次侧交流部分:保险丝前L―N≥2.5mm,L.N  PE(大地)≥2.5mm,保险丝 装置之后可不做要求,但尽可能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发生短路损坏电源。
一次侧交流对直流部分≥2.0mm
一次侧直流地对大地≥2.5mm  (一次侧浮接地对大地)
一次侧部分对二次侧部分≥4.0mm,跨接于一二次侧之间之元器件
.......

不做要求的 只是说一次侧功能绝缘的部分
本文来自:  安规网 www.angui.org  请勿转贴本站技术原创贴!谢谢!
今天在公司生产一款电源时在高压老化后(264V)发现有炸机现象,经分析后发现为高压端(MOS的吸收回路)与低压断(反馈回路)有打火所制,测量发现其铜箔之间的距离为0.25mm,后询问开发工程师说要求要0.5mm以上才安全,哎`搞得我现在更不理解以上的说法了~ [s:87]

latitude 2008-07-01 12:40

電源供應器舉例說明,假設隔離變壓器 Primary (一次側) 對 Secondary (二次側) 的工作電壓 (Vrms) 為 320 Vrms (於 Pollution degree 2, Material group IIIa, IIIb)
依 UL60950-1 Table 2L,320Vrms 介於300和400 Vrms之門, 所以應選用 400 Vrms 最小的 Creepage distance 為6.3mm,即該變壓器於設計時需維持最小延面距離 6.3 mm 於一,二次側之間。

admiral 2008-07-01 13:16

爬电距离是指指沿绝缘表面测得的两个导电器件或导电器件与设备界面之间的最短距离,主要用来确定绝缘子,如支持绝缘子的长度和绝缘子串的数量。电气间隙是指两导电部分间或者导电部分对地的最短直线距离,主要用于变压器的中心点保护。

具体例子就是绝缘子脏了,特别是雾天,爬电距离就大了,发生的高压闪络事故。这说明高压绝缘子为什么要清洗
我们公司做过这方面的测试,我有见过.
希望可以给大家点意见

lanfeiyuner 2008-07-01 13:18

4.2、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设备应同时满足安规上对设备所要求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具体数值可参考附录5。1附录A。下面所列出的电气间隙和  爬电距离的数值仅作一般情况下参考用,并不代表最后的实际情况。
4.2.1术语解释:
电气间隙:导电体间测得的最短空间距离。
爬电距离:导电体间测得的最短绝缘表面距离。
一般来说,爬电距离要求的数值比电气间隙要求的数值要大,布线时须同时满足这两者的要求(即要考虑表面的距离,还要考虑空间的距离),开槽(槽宽应大于1mm)只能增加表面距离即爬电距离而不能增加电气间隙,所以当电气间隙不够时,开槽是不能解决这个问题的,开槽时要注意槽的位置、长短是否合适,以满足爬电距离的要求。
4.2.2元件及PCB的电气隔离距离:(电气隔离距离指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综合考虑)
对于Ⅰ类设备的开关电源(本公司的大部分开关电源均为Ⅰ类设备),在元件及PCB板上的隔离距离如下:(下列数值未包括裕量)
a、对于AC—DC电源(以不含有PFC电路及输入额定电压范围为100-240V~为例)
                          电气间隙          爬电距离
L线-N线(保险管之前)      2.0mm            2.5mm 
输入-地(整流桥前)          2.0mm            2.5mm 
输入-地(整流桥后)          2.2mm            3.2mm 
输入-输出(变压器)          4.4mm            6.4mm 
输入-输出(除变压器外)      4.4mm            5.5mm 
输入-磁芯、输出-磁芯        2.0mm            2.5mm
b、对于AC—DC电源(以含有PFC电路及输入额定电压范围为100-240V~为例)
                          电气间隙          爬电距离
L线-N线(保险管之前)      2.0mm            2.5mm 
输入-地(整流桥前)          2.0mm            2.5mm 
输入-地(整流桥后)          2.2mm            3.2mm 
输入-输出(变压器)          5.2mm            9.0mm 
输入-输出(除变压器外)      4.4mm            6.4mm 
输入-磁芯、输出-磁芯        2.2mm            3.2mm
  c、对于DC—DC电源(以输入额定电压范围为36-76V  为例)
                                电气间隙        爬电距离
(DC+)-(DC-)(保险管之前)    0.7mm          1.4mm 
输入-地(保险管之前)            0.7mm          1.4mm
输入-地(保险管之后)            0.9mm          1.4mm 
输入-输出(考虑为基本绝缘)      0.9mm          1.4mm
输入-输出(考虑为加强绝缘)      1.8mm          2.8mm
输入-磁芯、输出-磁芯            0.7mm          1.4mm
4.2.3变压器内部的电气隔离距离:
变压器内部的电气隔离距离是指变压器两边的挡墙宽度的总和,如果变压器挡墙的宽度为3mm,那么变压器的电气隔离距离值为6mm(两边的挡墙宽度相同)。如果变压器没有挡墙,那么变压器的隔离距离就等于所用胶纸的厚度。另外,对于AC-DC电源,变压器初、次间绕组应用三层胶纸隔离,DC-DC电源,可只用二层胶纸隔离。下列数值未包括裕量:
                                      要求的隔离距离      挡墙的最小宽度
AC—DC(输入电压100-240V~,未含PFC电路)  6.4mm                3.2mm   
AC—DC(输入电压100-240V~,含有PFC电路)  9.0mm                4.5mm     
DC—DC(电压36-76V  )                    2.8mm                1.4mm
注:变压器的引脚如果没有套上绝缘套管,那么在引脚处的隔离距离可能也仅为胶纸加挡墙的厚度,所以变压器的引脚需要套上绝缘套管且套管要穿过挡墙。

来自
安规设计手册!!!!!

admiral 2008-07-01 13:27

另外我想请问一下哪位高手能指点一下我想确定测试电器间隙的这一设备是否值得信耐用什么方法最好.
不好说一起校正什么的,能有一个简单点的办法来检测吗?
很急

faige2006 2008-07-01 15:38

fasten, 現在有電源的csa標準要求, filter 前L, N的air spacing 3.2mm, over surface 6.4mm, 請問有什麼好的方法可以通過 ?

kenshom 2008-07-01 16:00

谁能提供些具体操作方法吗?或者讨论一下具体测试进程?

狼行成双 2008-07-01 16:53

空间距离(Creepage distance):在两个导电组件之间或是导电组件与物体界面之间经由空气分离测得最短直线距离;
沿面距离(clearance):沿绝缘表面测得两个导电组件之间或是导电组件与物体界面之间的最短距离.
沿面距离(clearance)不满足标准要求距离时:PCB板上可采取两个导电组件之间开槽的方法,导电组件与外壳、可触及部分之间距离不够,则可将导电组件用绝缘材料包住。
将导电组件用绝缘材料包住既解决了空间距离(Creepage distance)也解决了沿面距离(clearance)问题,此方法一般用在电源板上变压器和周边组件之间距离不够时,将变压器包住。
另外可在不影响产品功能的情况下适当降低两导体之间的电压差

robin111 2008-07-01 18:43

请教:

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真的需要象UL或IEC标准的这么严格吗? 为什么UL的人每次只是量几个点,而且也没要求我们提供我们自己的详细测量报告就过关了? 我们的设计工程师跟我讲,如果真按标准, 电路就不用设计了!

lotusrover 2008-07-01 19:12

评价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多少合适,多少合理还是蛮复杂的,每个标准的要求不同,就电机来讲,IEC与美标的差距就很大,这和各个国家的工艺水平和产品实际的使用环境关系很大,所以单凭标准去界定肯定是不行的,从标准制定的角度去考虑当然希望限值越大越好,最好在真个行业的平均水平之上,越安全嘛,但就像上面所说的由于实际情况的差异,还是靠经验判定为主,就像电机里绕组和铁心之间,如果绝缘良好(良好浸漆、包扎等)的话可以适当减小嘛

qqpltdj 2008-07-01 20:23

大家好 有设计电吹风的 我也是搞这个的 我就是老搞不清这个东西  那位指点我一下

huozhel 2008-07-01 22:57

关于污染等级
污染等级:按照标准可分为四级。
污染等级1:无污染或仅有干燥的非导电性污染,此污染对设备没有影响。
污染等级2:一般情况下只有非导电性污染,但是也应预料到由于凝露偶尔
造成的暂时的导电性(如办公设备中的家用电器、布线材料、
灯、网络部分)。
污染等级3:存在导电性污染,或者由于凝露使干燥的非导电性污染变成
导电性的污染。(如:加工设备中的电气设备、工具设备中的
低压开关)。
污染等级4:造成持久性的导电及电气机车、机动车、无轨电车和
车厢下的设备,机车内暴露在外的设备)。

具体可查阅GB4706.1-2005附录或是GB/T 16935.1或是IEC60664-1

WAICHLF 2008-07-02 10:15

Quote:
引用第32楼狼行成雙于2008-07-01 16:53发表的  :
空间距离(Creepage distance):在两个导电组件之间或是导电组件与物体界面之间经由空气分离测得最短直线距离;
沿面距离(clearance):沿绝缘表面测得两个导电组件之间或是导电组件与物体界面之间的最短距离.
沿面距离(clearance)不满足标准要求距离时:PCB板上可采取两个导电组件之间开槽的方法,导电组件与外壳、可触及部分之间距离不够,则可将导电组件用绝缘材料包住。
将导电组件用绝缘材料包住既解决了空间距离(Creepage distance)也解决了沿面距离(clearance)问题,此方法一般用在电源板上变压器和周边组件之间距离不够时,将变压器包住。
另外可在不影响产品功能的情况下适当降低两导体之间的电压差

若采用开槽的方法得注意:如果槽的宽度小于1.0mm,开的槽是没作用的

我爱2008 2008-07-02 11:49

关于24楼的问题。个人理解来说,灯具中有直流供电的一般是经过变压器来实现的。且这类型灯具一般是三类灯具。那么,按照附录M,就可以先将灯具划分(按防触电等级),然后再按11章节来操作。

wxjiu 2008-07-02 12:52

9. 个人疑问


拿开关电源来说,
PCB板上初级侧的反馈绕组(及其电路),算是次级吗,
它的安全(距离)要求也是一样的吗?

19800108 2008-07-02 14:26

在讨论时最好有些图片加以解释下,那样对广大会员的吸取有很大的好处.

baifenbai 2008-07-02 14:45

我非常高兴,竟然采纳了我的议题, [s:3] 。
我现在想提个疑问供大家讨论啊。在IEC 60950中,对于clearance中允许插值,而且精确到0.1单位,我的问题是对于加强绝缘的爬电距离是在2乘以查出表中的数值之前取小数点后一个单位呢还是2乘以查出表中的数值之后取小数点后一个单位?另外,取0.1单位,那么后面的小数是按进位的方法还是按四舍五入的方法精确到0.1呢?

roberthello 2008-07-02 15:52

关于这两者的英文叫法,美标中也有叫 clearances(电气间隙) and creepage distances(爬电距离),请参考UL2111, Sec. 11A.3。而Through air(电气间隙) and over surface(爬电距离)是在UL1004里关于spacings讲解的表格中的比较形象的叫法。

roberthello 2008-07-02 15:56

“绝缘子脏了,特别是雾天,爬电距离就大了,发生的高压闪络事故”----应该是爬电距离变小了发生高压闪络事故吧,一般标准里面都是规定最小的爬电距离和电气值,也就是说爬电距离越大应该越安全才对啊!

zkx2007 2008-07-02 16:01

Quote:
引用第39楼wxjiu于2008-07-02 12:52发表的 :
9. 个人疑问


拿开关电源来说,
PCB板上初级侧的反馈绕组(及其电路),算是次级吗,
.......

是初级

jacky_rudy 2008-07-02 17:13

这个贴比较好!
这个问题困扰我好长时间了,应该好好学习下!呵呵

zhujianname 2008-07-02 22:54

描述    Mm
爬电距离
1 不同极性的带电零件之间    4a)
2 带电零件和:
—    绝缘材料部件的可触及表面之间;
—    接地金属部件(包括接地电路部件)之间;
—    支撑暗装式开关底座的金属边框之间;
—    固定底座、盖或盖板的螺丝或装置之间;
—    外部装配螺钉之间,插头契合面上的和接地电路相隔离的螺钉除外。   
3
3
3
3
3
3 当插头完全插入时,插头的插销和插销相连的金属部件与用一系统的插座中易触及未接地金属部件之间,且这些易触及部件是处于最不利结构的情况下c;   
6d)
4 当插头完全插入时,插座中易触及的未接地金属部件b)与用一系统中插头的插销和与插销相连的接地金属部件之间,且这些易触及部件是处于最不利结构的情况下c;    6d)
5当不插插头时,插座的或插头的带电零件与其可触及非接地金属部件或功能接地金属不见之间b    6d)
空气间隙
6 不同极性的带电零件之间    3)
7带电零件和:
—    绝缘材料部件的可触及表面之间;
—    第8项和第9项未提及的接地金属部件之间,包括接地电路部件之间;
—    支撑暗装式开关底座的金属边框之间;
—    固定底座、盖或盖板的螺丝或装置之间;
—    外部装配螺钉之间,插头契合面上的和接地电路相隔离的螺钉除外。   
3
3
3
3
3
8 带电零件和:
—    在插座处于最不利位置的情况下专门接地的金属盒e之间; 
—    在插座处于最不利位置的情况下无绝缘衬垫的不接地金属盒之间;       
—    插座和插头的可触及性不接地或形式接地金属部分。         
3
4.5
6
9 带电部件和明装式插座的底座的安装表面之间。    6
10带电零件和明装式插座的底座凹槽(如有)的底部之间    3
通过密封混合物的距离
11 覆盖至少2mm密封混合物的带电零件和明装式插座的底座的安装表面之间;    4a)
12 覆盖至少2mm密封混合物的带电零件和明装式插座的底座里的任何导线凹槽(如有)底部之间    2.5
a)对额定电压小于等于250V的开关,可降到3mm。
b)对螺钉及其类似零件除外;
c)最不利机构可通过有关系统的相应标准中的规定的量规来检查;
d)对额定电压不大于250V的电气附件,此值要降到4.5mm;
e)单独接地的金属盒为仅用于在要求将金属盒接地的电气装置中使用的金属盒。

上善若水 2008-07-02 23:36

每个标准对爬距和电气间隙的要求不一样,但是原理肯定是一样的。
我们的产品属于实验室电气设备,适用的标准是IEC61010-1。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的通常要求是: 网电源部分相反极性之间(L-N) 1.5 mm,3mm,网电源部分与金属外壳之间(L-N) 1.5mm,3mm,  初次级变压器间 3.0mm,6.0mm ,初次级光藕之间 3.0mm,6.0mm。
如果设备被规定成能在高于2000m 的海拔高度上工作,则其电气间隙要乘以从表3 查得的系数,该系数不适用于爬电距离,但是爬电距离始终应当至少等于电气间隙的规定值。
通常容易出问题的是初次间变压器间和初次级光耦之间,甚至和光耦的封装有关系。
                                   

henrywu168 2008-07-03 09:08

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的测量工具有哪些?怎样才能保证测量值的准确性?
我曾经见过某认证机构的工程师作结构审核的过程,他用的是游标卡尺,但是其测量值与
产品设计师的测量值并不十分相符。

刘小晔 2008-07-03 10:11

在电路上直接测量是量不准确的呀 [s:3] ,我公司是在电脑里测量布线的图纸~


查看完整版本: [-- 论坛推荐第三波--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 --] [-- top --]


安规网免责声明
安规网已运行
非经营性技术论坛,资源均为网友自主提供,版权归原作者,仅供学习与研究,切勿用于商业用途,否则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如果侵权,请提供版权证明,以便尽快删除!
本站所有原创文章,版权归本站和作者共同拥有,未经许可,任何网站不得非法盗链、转载及抄袭!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服务条款 | 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Time 0.031119 second(s),query:6 Time now is:, Gzip enabled

安规网版权所有 安规网 安规网论坛 安规认证论坛 Copyright Reserved
粤ICP备07035324号